咨询客服
立即升级

夏至夏季养生/二十四节气/校园企业/简约/绿色

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
XIAZHI
时夏方长 / 盛暑将至


小夏至 盛夏始

一岁四时,春夏秋冬各三个月,每月两个节气,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。据陈希龄《恪遵宪度》解释[夏至]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夏至之名由此而来。

SUMMER SOLSTICE



夏至已至 宵漏夜短
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

夜半惊岚偃旗旌,朝闻远鸦方初醒。

狸奴几下偷翻书,何时听得螗蜩鸣?

——《夏至》长卿



夏至 日渐悠长

夏至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。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0~22日交节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


日影短至
夏至/日光长至


夏至 四时八节

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古时也是民间“四时八节”中的一个节日,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。此外,夏至后,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来避暑。



仲夏伊始 美好将至
SUMMER SOLSTICE
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岸上踏歌声。
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
——《竹枝词》唐·刘禹锡




夏至不热 五谷不结

夏至,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,之后天气越来越热。过了夏至,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,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,气温将继续升高。因此,民间有“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。


宵漏自此长
昼晷已云极


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

过了夏至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。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也曾写到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”。 



花开半夏 静享夏日
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

夜半惊岚偃旗旌,朝闻远鸦方初醒。

狸奴几下偷翻书,何时听得螗蜩鸣?

——《夏至》长卿



夏至南北要吃面

自古以来,中国一些地方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,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。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


日影短至
夏至/日光长至


夏至各地饮食习俗

在中国不同地区夏至有不同习俗。比如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,夏至食粽,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。而在南方,此日秤人以验肥瘦。农家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及腊肉,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。



「模板使用说明」

文字:摘抄百度百科/仅做展位,使用请替换

贴纸+排版:比格设计、135编辑器

图片:来源135摄影图/ID:39208、ID:38723

135编辑器
关注我们·更多精彩


价格: 会员免费
模板编号: 144560
投诉

手机扫码预览

立即购买